为系统破解课堂教学实际问题、明确新学期教研工作目标,9月2日,文化旅游学院数字美学教研室于五号教学楼502室组织召开2025–2026学年第一学期首次教研会议——“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”专题研讨会。会议由孟俊琦老师主持,刘鑫、蔡婷、张梦琪、游志旗、郭爱盈、何倩、李航等教师参与研讨。
会议现场
会议聚焦“备课—授课—延伸”三大教学核心环节,孟俊琦老师结合实例系统分享提升课堂实效的具体策略。
在备课方面,她强调备课是课堂教学的“基石”,教师应严格依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、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,精准设定每节课核心目标,避免内容泛化。她提出通过学情分析实施分层教学,在课程中可以采用“以优带弱”的模式,兼顾不同基础学生需求。此外,她还建议教师整合慕课网、学银在线等平台资源,引入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等互动设计,并细化教案与讲稿准备,实现“全面而精准”的备课。
围绕高效授课,孟俊琦老师指出课堂应具备“温度、参与深度”。她建议运用生活案例和专业问题拉近师生距离,借助随机提问、任务驱动、成果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主动性。例如将知识点拆分为小组任务,推动协作学习。她强调通过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掌握“发现问题-分析-解决”的逻辑思维,实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融合。
针对课后延伸,她表示课堂教学结束实为“教学新起点”,教师应及时梳理知识、提供反馈,设计分层作业避免机械重复,并通过课堂点评、公开表扬、设置“进步分”等方式强化激励。她还特别强调规范教学流程,结合板书与课件实施融入课程思政,并采用“前排加分”“针对性提问”等正向管理策略,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听课习惯。
会议现场
在交流环节,蔡婷老师分享了“案例分析+小组互评”在理论课中的应用,建议依据学生专业背景优化互动形式;游志旗老师则提出通过针对性提问与加分机制,有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。
与会教师一致认为,本次研讨会内容系统、方法实用,不仅为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清晰路径,更坚定了大家深耕教学、持续创新的信念。大家表示,将积极践行会议成果,以更高标准落实于教学全过程,共同推动学院教学质量向更高层次迈进,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根基。
(撰稿:游志旗 审核:王松)